導讀:遼寧人事考試網為您發布
2013國考筆試每日一練——11月11日
1、中國歷代異常發達的政治哲學和歷史哲學早就無數次的告誡世人:權利的私有及日益專橫,只能導致萬民涂炭、王朝崩潰的慘禍。但是所有這些深痛剖析永遠難以進入法律層面而成為制約統治權利的剛性力量,所以它們只能轉而定型為一種“代償”方式,即思辯、文學和倫理等領域中的深深涵詠和喟嘆。因此,在中晚唐開端的中國皇權社會后期文化中,以李商隱等人的作品為代表,不僅“詠史”之作數量日益龐大,而且諸多經典之作及其繁榮,具有空前沉郁的歷史悲劇感。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 告誡世人吸取歷史興亡的深刻教訓
B 剖析權利私有必然造成社會危機
C 評價李商隱等唐代詩人的創作成就
D 說明詠史詩作誕生的社會政治背景
D[解析]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本題的行文脈絡為“分——總”式,文段的前兩句話論述了歷代的政治哲學家和歷史哲學家早已看清權利私有制會危害到國家的發展,具有醒世作用。但是不能融入到權利力量之中,只能轉變成為文學作品流傳于世。文段最后一句總結前文解釋了“詠史”之所以具有歷史悲劇感的原因。由此得知D項為最合理的答案。所以選擇D選項。
2、在美國,學術界、工商界、主管部門和多數消費者傾向于認為用豆漿代替牛奶是一種更健康的選擇。不過,絕大多數西方人很不喜歡豆味,所以美國的豆漿有進一步去除或掩蓋豆味的操作,而中國人就會覺得這樣一點兒豆漿味也沒有。對奶味的偏好和對豆味的排斥,是豆漿在西方不夠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漿在保存過程中比牛奶容易發生聚集下沉,這也給豆漿成為牛奶那樣的方便帶來了難度。保存難度高,加上市場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導致美國豆漿的價格遠遠高于牛奶。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 對此中國人和西方人對豆漿口味的不同喜好
B 剖析多講在美國市場上價格偏高的原因
C 探究豆漿在西方市場不受歡飲的根本原因
D 指出豆漿打入美國市場所必需的技術手段
B[解析]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通過文段行文脈絡來看,文段重點內容出現在最后部分,前文起到了解釋作用,解釋了豆漿價格為何高于牛奶的原因。B項為文段重點內容的同義替換。所以選擇B選項。
3、美國著名學者伊頓曾預言:“我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的最高經濟利益,將主要取決于我們同胞的創造才智,而不取決于自然資源。”伊頓的預言在今天已經變為現實。金融危機、能源和礦產資源價格急劇上漲,世界經濟滯漲風險苗頭顯現,國民的創新能力得到許多國家前所未有的重視。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 人力資源將在經濟增長中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
B 自然資源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性將逐步降低
C 國家要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國民的創造能力
D 國民素質的高低將決定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
C[解析]本題屬于意圖推斷題。通過對原文內容概括可知,文段通過對伊頓語言得以驗證的事實來說明國民創造能力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據意圖推斷題的答案標準來看,C項為引申最合理的一項。所以選擇C選項。
4、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但是人類所觀察到的癌癥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在分析這種趨勢的時候,很多人會把它歸結為現代食物的品質越來越差,于是時不時有人發出“某某食物致癌”的言論,總能吸引一堆眼球;如果指出這種“致癌的食物”跟現代技術有關,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 那就更容易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同
B 那就應該分析其關聯性到底有多大
C 那也不能作為反對現代技術的理由
D 那么據此得出的結論就往往只是初步的
A[解析]本題屬于語句銜接題。通過對前文分析可知,人民針對現代事物的品質產生了質疑,從深層次來看質疑的是現代的科技對食品帶來的負面影響。由此看來C項最符合前文的語境。所以選擇A選項。
5、信息時代里的企業就像一個完整的人,組織如骨骼,資金如血液,信息如神經。信息流就是生命線,信息系統是神經系統,顧客需求是刺激源。在統一的數字神經系統下,從決策到管理者再到執行者,從人到機器,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順暢,整個企業就能用一個大腦思考。這顆數字大腦不僅要對多樣化、個性化的顧客需求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還有在對這類信息資源的篩選和分析匯中不斷尋找新的機遇,拓展進步的空間,打造時刻貼近顧客需求的無縫隙的服務品牌、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 打造知名品牌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B 應高度重視企業各個環節的有效整合
C 如何對顧客需求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
D 信息系統對企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B[解析]本題屬于意圖推斷題。文段重點說明了企業運行中各個環節應緊密合作的重要性,所以言外之意是在題型企業經營者要重視企業各個環節的整合。所以選擇B選型。
6、詩人從生活和大自然捕捉靈感,將語言剪裁成詩;知音的理解和回響,可以使詩的意象和隱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浮現出來,天地一沙鷗,海上生明月,悠然見南山,經由后人的吟誦品味,其意向更為深化:巴山夜雨,易水悲歌,漢關秦月,江山風光人物詩文相互烘托,轉化為跨時空的文化符號,豐富了文學的內容,影響一代代人的精神面貌。
這段文字的關鍵詞是:
A 詩 知音 意象
B 自然 靈感 文化
C 生活 感情 品味
D 文學 符號 精神
A[解析]文段首句并列結構,分別從詩人和知音兩個角度談其對詩的作用。第二句列舉具體的詩詞為例子,說明詩歌的意象及其影響。對應文段,關鍵詞為詩、知音、意象。正確選項為A。
7、甜菜的上部葉片垂直生長,葉簇呈漏斗形,這種生長方式所形成的葉面空間的配制結構,極有力于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體的光合效率。而車前草的葉片是輪生的,葉片夾角為137。5度,這正是圓的黃金分割的弦角,葉片按照這個角度生長,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梨樹隨著樹干長高,葉片沿對數螺旋上升,每個葉片都不會遮蔽下面的葉片。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光照吸收率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關鍵因素
B 暗合數學規律的葉片結構對植物生長有利
C 不同的生長環境造成了植物葉片生長的差異
D 對光照的吸收影響葉片的生長角度
B[解析]此題為意圖推斷題。文段從甜菜、車前草、梨樹著手,分別談論葉片結構的數字規律對植物生長的有利作用。所以正確選項為B。
8、縱觀世界流行音樂史,你會發現它的基本上就是黑、白兩種不同文化的融合史,而且總是由黑人提供原始素材,然后白人把它“偷”過來,并加以完善,最終作為一種嶄新的商品推向全球,牙買加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這一融合的最大受益者,這種模式也順理成章地推廣到田徑領域,終于成就了牙買加田徑運動的輝煌。
這段文字主要談論:
A 世界流行音樂史的發展模式
B 文化融合給牙買加帶來的好處
C 地理位置在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意義
D 黑人和白人對音樂、體育的不同貢獻
B[解析]此題為主旨概括題。文段分為兩個并列層次,從兩個角度談了牙買加從文化融合中受益的事實。
9、目前,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在當前的世界經濟危機中,我們已有的外貿主導型經濟模式可持續性越來越小,農業是經濟危機的避風港,只有通過強農惠農、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糧食市場競爭力,來全面提高農民的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的大發展和廣闊的農村市場需求的大升級,才能全面擴大內需,推動我國外向型經濟向內向型經濟的順利轉型。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 當前我國擴大內需最有效的途徑應是大力發展農業
B 世界經濟危機可以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一個契機
C 當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
D 強農惠農政策是當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D[解析]此題為主旨概括題。文段主旨句為“只有……才”引導的語句,表示必要條件關系,D選項是對主旨句的近義替換。所以正確答案是D。
10、世界茶葉生產的規律是“南紅北綠”,即:較低緯度地區(如印度、肯尼亞)只能生產優質紅茶,相對較高緯度的地區(北緯25°~30)最適宜生產優質綠茶。國際茶價歷來綠茶高于紅茶。茶葉主產國印度、印尼、斯里蘭卡的綠茶品質都不高,以上三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紅改綠”,企圖占領國際綠茶市場,均以失敗告終,我國名優綠茶主要分布在山區,擁有豐富的農村勞動力資源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發展綠茶產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以下說法與原文相符的是:
A 目前國際市場上紅茶供過于求
B 印度綠茶價格高于國際綠茶均價
C 中國綠茶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實力
D 國際茶葉市場上出現“紅改綠”的趨勢
C[解析]此題為細節判斷題。AB為無中生有,D為時態偷換,C選項是針對最后一句得出的。
11、縱觀各國貨幣發展歷史,貨幣國際化雖然給所在國帶來一定風險,但卻遠遠低于所帶來的好處。從老百姓的角度看,本國貨幣的國際化程度高,就意味著在出國旅行、消費、留學的過程中,可以較為便利地用本幣進行支付,不必經過繁瑣的匯兌程序;從政府的角度看,國際貨幣發行國,可以通過發行本國貨幣為國際赤字融資,相對于別的國家征收了“鑄幣稅”,其中的好處不言而喻。因此,許多國家的貨幣都“爭先恐后” 地走向國際化。
這段文字意在:
A 揭示促使貨幣國際化的原因
B 說明實現貨幣國際化的結果
C 提醒貨幣國際化潛藏的危險
D 剖析貨幣國際化的實現途徑
A[解析]本題屬于意圖推斷題。文段從“老百姓”和“政府”兩個角度,說明了貨幣國際化的原因,并且在最后一段點題,即“因此,許多國家的貨幣都‘爭先恐后’地走向國際化”。所以選擇A選項。
12、在以前的對外傳播和交往中,我們的外交官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外國人在中國博大精深、錯綜復雜的文化歷史面前望而卻步,甚至連我們自己也無法精要的描述這一深刻變動的古老文明,我們提出的“和平崛起”、“和諧世界”等戰略框架和口號,更多地著眼于國外的戰略決策者,而不是針對那些普普通通,對中國不甚了解的國外民眾,用現代形象管理學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廣告詞”和“象征符號”還不太貼近群眾,在視覺觸摸感和情感想象力上,還總讓人感到有些缺憾。
這段文字談討的核心問題是:
A 外交官在對外交往中遭遇的困境
B 古老文明走向世界需要突破的難關
C 我國在對外傳播和交往中存在的誤區
D 中西不同文化間客觀上存在的隔膜
C[解析]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原文段通過對外交官在對外交往中經常遇到的情況的例子,揭示了我國在對外傳播和交往中存在的誤區,即“無法精要地描述”我們古老的文明,僅僅是提出一些“戰略框架和口號”。所以選擇C選項。
13、我們今天所依循的談論中國古代繪畫的文字全都出自中國文人之手,也正因為如些,中國文人已長時期主宰了繪聲繪畫討論的空間,他們已慣于從自己的著眼點出發,選擇對于文人藝術家有利的觀點,而如今——或者早該如此——已是我們對他們提出抗衡的時候了,并且也應該質疑他們眼中所謂的好畫家或好作品。許多優秀的非文人藝術家都因為文人的偏見而未能獲得應有的認可,在此,我們應該一一重新給予他們客觀的評價和應有的地位。
下列說法與原文相符的是:
A 文人藝術家的鑒賞水平落后于他們的創作水平
B 古代很多有才華的文人藝術家因偏見而被埋沒
C 文人在中國繪畫理論領域長期居于強勢地位
D 古代文人畫與非文人畫的趣味分歧由來已久
C[解析]本題屬于細節判斷題。A項說法從無從原文中推出,排除;B項說法偷換概念,應該是“非文人藝術家”,而非“文人藝術家”,排除;D項說法同樣無法從原文中得出,排除。所以選擇C選項。
14、一般來說,一個社會的監督體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組成的,媒體監督不應成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應“一枝獨秀”,因為這個休系還應該包括公眾監督、制度監督等多個方面,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會使整個體系出現明顯漏洞。單純依靠一種監督力量,對于任何一個社會來說都是“不安全”的,因為不同的監督力量,在整個體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體監督相對于制度監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種非強制性的監督,不僅受制于是輿論環境,而且監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監督對象的態度,因此,將整個社會監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體身上,既不科學,也不現實這段文字針對的主要問題是:
A 目前媒體監督被賦予過多的期望
B 社會監督未引起監督對象的足夠重視
C 媒體監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D 強制性監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A[解析]本題屬于主旨概括題。概括文段最后一句總結性的話:“因此,將整個社會監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體身上,既不科學,也不現實”,可得出文字針對的主要問題是“目前媒體監督被賦予過多的期望”。所以選擇A選項。
相關鏈接:
咨詢電話: 024-86801562 86121919 86116716 31681519
報名地址:沈陽市市府廣場新華科技大廈(原火炬大廈)9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