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政府投資數億,建設一個高科技大棚項目,并對此大力宣傳,稱能解決就業,提高經濟效益云云。但群眾卻不買賬,提出只有30%的大棚利用了,其他都荒廢了,在建設中有浪費現象,很多建筑都建完之后推倒重建,還有開發商利用惠民的幌子,建設別墅區,進行商業開發等等問題。輿論壓力很大,造成群體事件的苗頭。
請問政府應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有效處理?300字以內。(30分)
【科信解析】
1、立即派出工作小組,與村民代表積極協商、溝通,安撫村民情緒,避免事態升級,引發群體事件。
2、成立督查小組,深入調查,督促政府相關負責人員及村委會,盡快落實大棚項目,提高大棚利用率。
3、對開發項目進行實地調查,對于隨意改變土地用途,用于商業開發的,限期改正,同時追究相關開發商責任,給予罰款等處罰。
4、對于大棚建設中的浪費情況,要深究相關負責人責任,給予警告或其他行政處罰。
5、在政府官方網站,說明大棚項目相關情況,同時公布相關處理情況,消除不利影響。
2.C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加上陽光充足,適宜荔枝種植。去年,當地荔枝平均畝產約370斤,種植面積1.82萬畝,約占全市荔枝種植面積的5%。
荔枝種植業曾經是C區的優勢傳統產業,但幾年來荔枝產業走入了低谷,上世紀九十年代荔枝種植面積的快速增長,導致鮮果產量相對過剩,荔枝價格持續低迷,經濟效益低,挫傷了果農積極性,導致部分荔枝園處于粗放管理狀態。因此,影響了荔枝的產量和品質。也有農戶嘗試新的發展路子,結合本地的旅游資源做起農家樂,嘗到了一些甜頭,一位荔枝園經營者說:“我們把果園開放給游客,供他們采摘品嘗。這樣確實有賺頭,但現在才剛起步,知道的人不多,想做大還要打響知名度才行啊!”
六月,荔枝大量上市。“我們的荔枝品質優良,但出了家門卻鮮為人知,主要是我們沒有做外銷的大企業,以農戶個體小規模經營為主,專業合作社只有1家,產業效益低。”C區水口街道陳書記說。C區荔枝雖然品質優良,但一般都被采購至外地并冠名為外地品牌銷售。在該區的荔枝批發市場,果農們紛紛騎著摩托車,載著荔枝來銷售,而市場旁邊的街道上停的大多是外地牌照的貨車,等著收購荔枝。
從荔枝種植上說,肥料、農藥、人工等方面每年每畝需投入的資金約2500元。“我們也想多種一些,給加工企業收購,但是投入實在太高。如果貸款,還了利息也賺不了多少,所以就只有少種幾畝了,”水口街道荔枝種植戶表示。“荔枝品質雖然上乘,但是實在不好保存,摘下來不及時賣掉的話,很快就會爛掉。要是有技術能讓荔枝保存時間長一點,那我們的銷售量肯定大大提升。壓力也就沒那么大了。”荔枝產期短、上市時間集中,采摘后很容易變質。因此,如果保鮮、貯藏等環節跟不上,就會極大影響荔枝鮮果的銷售。除了銷售鮮果外,不少農戶也會將荔枝做成傳統的荔枝干產品。有的農戶為了使荔枝干保存時間更長,往往會把荔枝加工得很干,一點水分也不留,致使荔枝中的果糖變成了焦糖。這樣一來,荔枝干的品質下降,賣不起價錢。
此外,要建設規;a的種植基地,在標準園區建設、采后保鮮、冷鏈運輸、貯藏加工等基礎設施和設備方面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例如,建設一座小型冷庫需要投資二十多萬元,購買一臺冷鏈車也動輒數十萬元,而種植基地通常在這方面也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采購受到限制。
除了荔枝鮮果銷售外,C區也有企業對荔枝進行加工銷售。該區現有荔枝深加工企業1家,也是目前全市唯一的荔枝萬噸精深加工企業。該企業擁有荔枝產品深加工生產線,能夠包裝荔枝鮮果,生產荔枝醋、荔枝酒等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但該企業每年2萬噸的荔枝深加工量,相對于全市的鮮果產量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我們公司的深加工項目獲得了90萬的資金扶持,但這相對于我們的投入來說,能產生的效益并不算多,深加工行業流動資金占用的時間較長,如果在銀行貸款政策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扶持,我們就可以收購更多鮮果。”該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現在精深加工的品種還比較少,荔枝罐頭、荔枝果汁加工還處于空白,主要是技術還不成熟,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假如你是C區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請根據材料,就如何破解當地荔枝產業發展提出建議,篇幅不超過200字。(30分)
【科信解析】
1.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加大宣傳力度,打響知名度,打造本地荔枝品牌,拓寬銷售渠道,成立專業合作社;2.加大資金投入,建設規;N植基地,招商引資促進融資,采購基礎設施和設備;3.加大對深加工企業的資金扶持,在銀行貸款政策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扶持,增加深加工生產線,引進新技術及相關人才。
2.一項針對G市的農民工社會融入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71.6%的農民工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有的甚至達到12小時以上;52.1%的農民工月收入在1300~2000元之間,只是達到或略高于G市最低工資水平,卻遠遠低于G市平均月工資4101元;近90%的農民工居住在城中村的出租屋或者民工宿舍,基本上和市民隔離開來。近70%的受訪者沒有參加過任何城市管理活動,包括政治選舉;有63.5%沒有機會參加職工大會對本單位的管理和發展問題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有71.6%沒有加入過工會、黨團組織或其它組織。在受訪的農民工中,有56.7%沒有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有46.3%沒有參加任何形式的社會保險;在子女教育方面,農民工的孩子也不能享受到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權利和教育資源,大多被公辦學校設立的種種高門檻拒之門外,受訪者中只有24.1%的孩子進入了G市的公辦學校讀書。83%的農民工認為自己的身份仍是農民而不是城里人,或者認為自己就是一個處在城鄉之間的“邊緣人”。
結合給定資料,以G市為例分析當前農民工社會融合的基本現狀及提出建議(30分)
要求: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語言簡潔流暢。字數不超過250字。
【科信解析】
基本現狀:1.收入低;2.工作時間長,合法權益受到侵犯;3.保障不完善,沒有勞動合同,社會保險以及選舉權等基本權利;4.子女教育資源分配不公;5.缺乏歸屬感,住所與市民隔離,身份得不到認同。
建議:1.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定期跟蹤回訪;2.合理分配教育資源,成立民工子弟學校,拓寬子女求學渠道;3.提升維權意識,開通維權監督舉報熱線;4.適當發放住房補貼;5.呼吁社會更多地關注農民工,樹立優秀榜樣。
3.某省T縣長期存在著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習俗,各種“隨禮”已經成為很多百姓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鑒此,縣政府在反“四風”整治行動中,出臺了一個關于辦酒席的規定:只有婚、喪、壽三類酒席可辦;只有70 周歲及以上老人可辦壽酒;升學滿月等一律不辦;辦酒席須提前申請。
T 縣政府出臺的規定,引發了社會熱議。請你對此項規定作出評價(30分)
【科信解析】
辯證看。利:1.辦酒席開銷不少,減輕百姓負擔,經濟壓力;2.引導社會風氣好轉,移風易俗;3.干部發揮示范作用,官風帶動民風好轉;
弊端:該規定一刀切,犧牲自由,公權侵犯私權,矯枉過正;
問題:地方官員反映過度,法律意識淡薄;庸政、懶政。
對策:不應行政強迫命令,而純化民風、移風易俗,應靠宣傳教育工作和思想工作。
4.2017年,A市延伸開展了以“提、議、定、辦、評”為核心的“村民說事”制度,在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里設立了“村民說事點”,召開“群眾說事會”,由駐村干部、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包片領導一起組成工作小組,每周定期與群眾通過聊天、拉家常的方式,讓群眾就近“說事”。說事點就位于村民居住集中、往來方便的地方,如小賣部、助農代辦點、村里廣場等。村民在這些地點上說的事,都被如實記錄。“村民說事會”提出問題后,村“兩委”在前期研究討論基礎上提出初步意見,再提交說事會,所有事項在說事會上進行決策。如遇復雜情況,會后由村“兩委”深入調研、提出意見,在下次說事會上再次商議。“村民說事會”議定辦理的事項以及辦理情況,全部公示并全程接受群眾監督。
請評價“村民說事制度”。(30分)
【科信解析】
“村民說事制度”帶來了一定的積極效果。明確了黨支部的核心地位,樹立了黨的基層工作根基;加強基層工作的群眾參與度,賦予居民議政權以及評價權;創新基層工作方式;基層干部權責分明;促進政務公開,遏制不良作風。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議事主體過于單一,以老人為主;議事主體能力不足,文化水平低;議事方式單一,只有面對面交談。所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多元化議事主體,增加群眾參與度;開展微信平臺議事,網上留言等方式。
5.江蘇某縣村支書老胡有點“郁悶”:村里道路建設跟不上需求,修公路。村里沒錢,讓村民集資又不肯;村兩委打了很長時間報告,才得到鎮里的扶持?勺詮慕衲7月道路開工,老胡和其他5名村干部就沒少“求人”──修路涉及農戶拆遷,一些農戶提出就是給補償也不愿意拆,因為房子拆了不方便。到現在工期一直是斷斷續續的。
山東某縣高支書談起村里的情況:“現在農村不好管了,各家過各家的日子。村里5個干部,整天忙著治安維護和矛盾調解,再就是村民看病、孩子上學等事情。處理不好村民會有意見,所以只能盡量爭取讓大家滿意。”村東頭的謝大嫂說,平時不去村部,非常重要的事,也是路過村支書家時,順道過去說一聲,平時不打交道。
取消農業稅,村干部的權威面臨挑戰。南京市某村村委會王主任表示:“現在與過去不同了,集中村民辦事不容易,有時候還真得求著他們。大到修橋修路,小到清理垃圾,都要給點報酬。”
分析給定資料,請你指出導致村干部“求人辦事”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30分)
要求:準確、具體,不超過200字。
【科信解析】
一、部分村干部素質不高。貪污腐敗嚴重,公信力下降;服務意識差,溝通能力不足;懂經濟、會經營、善管理的村干部嚴重不足。二、村民綜合素質低。組織和集體觀念淡薄;思想觀念守舊,缺乏公共參與意識;奉獻和責任意識不強。三、農村建設融資困難,渠道單一。政府財政資金少;基層金融機構不健全;村集體無資金來源,且集資困難。四、農村基層組織不健全。村民自治組織缺乏權威性,公共建設對群眾缺乏硬性約束。
掃描關注官方二維碼,接收最新招考信息
總校咨詢電話
400-600-1817
沈陽咨詢電話
024-86116717
024-31681519
大連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1-9355
鞍山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6855
186-4038-3901
錦州咨詢電話
0416-3780001
0416-3789600
0416-3909360
撫順咨詢電話
024-52679708
024-52679707
本溪咨詢電話
024-43296112
024-43296114
丹東咨詢電話
0415-2853428
0415-2803428
營口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7355
阜新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5100
遼陽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6700
盤錦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5711
鐵嶺咨詢電話
024-74186144
024-74186133
朝陽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7900
葫蘆島咨詢電話
0429-7894589
0429-789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