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括“給定資料 3”所列現象可能引發的社會風險。(15 分)要求:1.內容全面,概括準確; 2.語言簡潔,條理清楚 ; 3.不超過 200 字。
【科信解析】
社會風險有:
1.優惠政策捆綁垃圾清理費,強制繳納違規辦宴席費,“要挾性”村規傷民心,受質疑,引疑惑,降低政府公信力。
2.擺酒名目眾多,惡性循環,借擺酒斂財,增加農民經濟負擔;民間藝術團體表演有刺激、挑逗、淫穢內容,滋生傳播低俗文化的土壤。
3.娛樂活動越過娛樂與賭博界限,讓人觸犯法律法規。
4.高校學術不端屢禁不止,破壞學術誠信體系建設。
二、根據“給定資料 1、2”,談談對“包容”的理解(20 分)要求:1.理解深刻,觀點正確; 2.語言簡潔,條理清楚; 3.不超過 300 字。
【科信解析】
包容是“恕”,即禮讓、寬容、換位思考、大局意識,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包容是多元的,不是無限度的,不是對他人的縱容。包容會讓許多問題迎刃而解:1、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2、有助于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3、有利于人與人和諧相處;4、真正擁有寬廣、坦然。而難以包容會導致認為觸及自己底線,難以容忍,引起糾紛和對立:1、引發交通事故;2、引發暴力事件;3、表現出浮躁、憤怒,用過激行為發泄,觸犯法律底線,傷害他人和自己。因此,我們要 1、領略包容滋味,身體力行;2、不觸及原則,凡事多為他人考慮;
3、控制自己的情緒,而非以暴制暴,不賭氣,停止斗氣。4、宣傳包容精神。
三、根據“給定資料 4、5”,請你就公民應如何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提出建議。(25 分)要求:1.內容全面、措施得當、針對性強; 2.語言簡潔,條理清楚; 3.不超過 300 字。
【科信解析】
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的建議:
一、網絡信息安全方面:1.謹慎安裝使用手機軟件。2.不隨意泄露個人信息。3.不輕信互聯網廣告。4.自覺維護網絡精神家園,堅守道德紅線和法律紅線。
二、交通安全方面:1.遵守交通法規,不占道、不搶道。2.養成良好乘車習慣,不在動車組上吸煙,文明出行。3.持證駕駛;開車不看手機;不超載;不醉駕、酒駕。
三、心理與人身安全方面:少玩手機,不做低頭族,給親友更多關懷和陪伴,注重精神世界;保障生命健康。
四、網絡資金安全方面:告知家人網絡財產信息,熟悉網絡資金管理制度。
五、健康安全方面:提升個人醫學素養,提高養生知識判斷力,理性購買。
四、根據“給定資料”,圍繞“底線”這個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 分)要求:1.中心突出,觀點正確; 2.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3.總字數 1000~1200 字。
【參考范文】
涵養“底線”意識什么是“底線”?網絡之上,時不時爆出觸碰法律底線的視頻、段子;網絡之下,觸碰道德底線的行為亦時常出現。其實,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總有人將底線拋出,卻又置底線于不顧。殊不知,“底線”只是臨界點,如果我們連為人處世“底線”都難以堅守,還 何談公平正義與和諧?當前,我們在各方面的建設都不斷推進,尤其是新農村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然而物質生活日漸豐盈的同時,卻開始顯現精神文化生活的匱乏,缺少與經濟建設相匹配的文化設施的建設以及文化知識的普及,一些農村出現了閑雜人聚眾打麻將賭博的現象,在娛樂的邊緣,觸碰了法律的底線;某地,“最窄人行道”,以及為了方便一己之私而不顧群眾利益的個別“奇葩政策”,讓百姓哭笑不得的同時,打著“為人民服務”的幌子,將道德底線置之不理;“低頭族”頻現,為人父母,癡迷于電子設備的世界無法自拔,將對自己孩子“為人父母”的責任底線拋到腦后......這一切的背后,是公民“底線”意識的缺失和相關法律、道德以及責任等知識的匱乏。“底線”意識的樹立,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當今社會上許多問題發生之后,當人們去刨根問底的時候,發現,“不知者”“不關心者”占很大部分。在對不法行為進行嚴懲、對不道德行為進行輿論譴責的同時,更應該深刻反思,若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在全社會范圍內自上而下明晰“底線”這一臨界點,是堅決不能觸碰的,這就需要社會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底線”的不斷提升,是促成社會進步的根本。首先,法律底線是不能忽視的高壓線。法律知識的普及,法律思維的形成和違法行為的全社會監督,是法律底線樹立的根本。其次,道德底線是社會溫暖和諧的標尺。自古禮儀之邦,對道德意識的涵養,必將牢守社會道德底線,形成法治與德治兼備的社會主義國家。最后,個人底線的提升是應有之義。“有所不為且有所為”,不僅僅要約束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更應在全社會提升個人的底線意識,這是形成良好社會氛圍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底線”意識約束行為,是規范社會的應有之義。德國思想家康德有言: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要想真正享受自由,用“底線”約束自我行為、主宰自我行為,才是自由社會的本意,也是 “底線”意識樹立的根本目的。以此來約束公民的行為,應用于實踐中,讓公民時刻用“底線”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才能讓整個社會規范化運作。底線意識的涵養和提升,關乎個人,更關乎社會大局。發展之路漫長,荊棘遍布,蔓草叢生,經濟增長的同時,不忘道德、法律“底線”,涵養公民 “底線”意識,社會發展才能和諧長遠。